创业案例

14岁前没穿过鞋,8年挣来“第一媒体”,做大事却从未出事,他凭

创业词典 chuangye.cidiancn.com

阅读: 355

有人评价他是中国电视巨擘,论能力,论抱负,论韬略,绝不逊于默多克和邵逸夫。

有人说是他打造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黄金时代,让央视从曾经的“弱者”,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“第一媒体”。

有人怀念他执掌央视8年的岁月,那是央视改革力度最大、成就也极显著的时期,他属于这个时代。

他是《新闻联播》《东方时空》《焦点访谈》和《实话实说》等栏目的改革者或创造者,尽管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名字:杨伟光。

而就在今天,为了纪念这位故人,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“杨伟光传媒研究”基金,且为新书《杨伟光口述:我在央视当台长》举行了首发仪式。

杨伟光如何从一个曾穷到连鞋子都穿不起的农村娃,一步步走进央视,又执掌八年?他如何推动央视的改革?如今,央视屡屡出现让人惊讶的“广告标王”,而当时可以说是离经叛道的事情,杨伟光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的?白岩松为何又说“我和在座的很多主持人都是杨台的作品”?杨伟光究竟展现出了哪些管理能力与经营理念?●● ●从寒门、家门到校门、央视门杨伟光有“四门”。

在中国,从家门到校门、由校门直接到机关门,这是很常见的一种就业模式。

杨伟光经历了这三门,他还有一门:寒门。

杨伟光是真正意义上的“寒门子弟”——出生于广东梅县的贫苦农家。

他一岁时,父亲去南洋谋生,后来病故在异国他乡。

完全是母亲一个人,把他和姐弟抚养长大,并省吃俭用供他读书。

因为贫穷,杨伟光14岁以前没有穿过一双鞋;1948年小学毕业后,曾辍学回家种地,直到1949年冬,梅县解放,他才重新回到学校;初中、高中都是依靠政府发放的助学金;1957年,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,只带了一个小书包和几件旧衣服,学校为他购置了棉衣棉被,他才得以过冬;在北京求学四年,没有回过一次老家,直到大学毕业,思儿心切的母亲卖了一头猪,把钱寄给他,他才得以回家与母亲团聚。

毕业后,杨伟光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。

他从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,到骨干记者,再到副台长,如鱼得水。

1985年7月16日,杨伟光收到一纸任命:调任到中央电视台担任副台长。

他已经对广播领域驾轻就熟,而在电视领域,自己是个“新人”,他很忐忑台里的“老人”是否抵触这个空降的副台长?他如何开展新业务?尽管有些不情愿,杨伟光还是接受了工作调动,而这竟然也隐藏着足以改变他一生命运的重大机遇。

那一年,杨伟光49岁。

执掌央视8年,那是让人怀念的黄金时代在很多老央视人眼里,杨伟光担任台长之后,打破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条条框框,创造了属于央视的诸多第一,那是一段黄金时代。

而在杨伟光刚进央视的20世纪80年代,电视是弱势媒体。

若与广播、报纸等成熟媒体相抗衡,只有改革这条路。

杨伟光推动开播了至今深受欢迎的《焦点时刻》、《焦点访谈》、《新闻调查》等;他打破了僵化的体制,进行大胆的人事变革,设立了台聘、部聘、节目和栏目临时聘用制度;开创了央视广告时代;他花8亿人民币购买大量直播的电视器材、采访设备等;还拍板推动拍摄了系列《三国演义》等大型电视剧和《毛泽东》、《邓小平》政治文献片等。

1.新闻联播:“6分钟头条”成标志性事件现在的《新闻联播》,是中国收视率最高、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,但杨伟光刚到央视时,缺乏新闻意识却是《新闻联播》存在的严重问题。

于是,他举起了改革的大刀,要求把《新闻联播》要闻汇总,做到新、短、快、广。

他规定新闻部的记者采回素材后,把节目做好才能回家,晚上播出,增强时效性;信息量也由过去的十几条新闻增加到三十几条,形式、互动也更加多样。

杨伟光的改革事例,最常被提及也最让人振奋的一次是1986年1月29日,把美国挑战者号升空爆炸的新闻放在头条。

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新闻,但当时的规矩是:国内新闻在前,国际新闻在后。

杨伟光最终毅然决定,把挑战者号安排在头条,而且安排6分钟的时间。

新闻播出,好评如潮,知识界、新闻界都在褒奖这一重大改变,成为央视新闻改革的典型例子。

多年以后,回忆这段往事,杨伟光说,“直到节目播放之前,他还在担心效果和反响”。

2.焦点访谈:成功探“雷区”,引发“说情风”在中国电视史上曾刮起一股独一无二的“说情风”,被曝光的地方官纷纷来说情,队伍排起了长龙。

这就是著名的“《焦点访谈》现象”。

当时曾有报道戏言,中央电视台门前有两个队伍最长,一个是地方官员的说情队伍,一个是来反映问题的老百姓队伍。

1993年年底,杨伟光开始酝酿改革。

他意识到,中国需要属于自己的深度新闻评论栏目。

《焦点访谈》就是这个承载着太多人期待与情感的栏目。

1994年4月1日19点38分正式开播后,《焦点访谈》火了!火到什么程度呢?《新闻联播》中观众最关心的一句话,往往是主持人的最后一句——预报当天《焦点访谈》即将播出的内容。

《焦点访谈》的影响力也很大,一个报道也许关乎一个人的前程命运和政治荣辱。

三届总理也都曾给予节目高度的评价。

朱镕基总理更是对《焦点访谈》关注颇多,有外界人士戏称他是《焦点访谈》的真正“老板”,当时的栏目组把他当成是节目终审人,他还亲自给《焦点访谈》出过很多题目。

他做了大事而且没有出事,靠什么?杨伟光曾客观而谦逊地评价央视那些年改革的成就时说:首先要归功于当时的“时”与“势”,时代给了我们最大的机遇,也是时代成就了我们。

在任何一个时代,任何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,都离不开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。

当年央视开启改革创新之路时,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。

而其中最大的背景是改革开放的大潮。

推动央视改革过程中,杨伟光展现的管理能力与经营理念亦能给很多经营者以启发。

1.每年有突破,“第一媒体”是挣来的柯林斯在畅销书《从优秀到卓越》中提到一个“第5级经理人”的概念,这类人有三个主要特质:公司利益至上、坚定的意志、谦逊的个性。

从这个维度上看,杨伟光不止是一个优秀的经理人,更是一个不断追求卓越的领导者。

杨伟光一直说,央视“第一媒体”的称号是挣来的,先看一组简版的数据:1991年12月,杨伟光升任中央电视台台长。

1993年5月,中央电视台第一个杂志型节目《东方时空》开播。

1993年,杨伟光提出节目栏目化,栏目主持人化,敬一丹、白岩松、崔永元、朱军、周涛等“名嘴”相继涌现。

1994年4月1目,中央电视台在《新闻联播》后的黄金时间创办《焦点访谈》。

1995年12月, 52集大型动画片《西游记》项目启动。

1996年4月,中央电视台谈话节目《实话实说》开播。

岛君留意到杨伟光从1991年担任央视台长,直至1999年退休,这期间的几乎每一年中,央视都有可圈可点的突破之处。

创办《焦点访谈》时,杨伟光已经58岁了。

退休后,杨伟光依然壮志不已,他受邀担任了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的首任院长;推动金鹰电视艺术节,策划大型情景喜剧《家有儿女》,完成365集的制作等等。

“我常常想,我还能做些什么”,杨伟光目光如炬,那一年,他78岁。

而他是2014年9月20日因病去世,享年79岁。

2.把握火候,先试后推现在看来,杨伟光当时的改革力度很大,但实际上他一直坚持渐进式改革,先试再推。

他像一个高明的烹调师,很善于把握火候。

央视很多人这样评价他“总能做到恰到好处”。

杨伟光常常被问到《东方时空》《焦点访谈》《新闻调查》《实话实说》的改革成功心得是什么?他说关键是对“度”的把握,这也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哲学概念。

任何改革一定程度上都有风险,而尤其是体制内的、舆论风向标的新闻改革更是一件充满危险的事情,一不小心就会踩到“地雷”,否则不但改革失败,甚至会危及自身的前途 。

尤其是《焦点访谈》栏目的选题都具有一定的敏感性,且在黄金时段播出,其风险性可想而知。

它的成功秘诀正是准确地把握了报道的“度”——报道尺度的适度以及政治、政策上的适度。

审时度势也就有了别样的意义,处理好观众与领导能接受的度非常重要。

杨伟光擅于采用“稳中求胜”的策略。

他的观点是改革一定要稳中求进,看准了再走,才能步步取胜。

在他的理解里,改革虽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,但改革绝不可能一步到位、一步登天,而是需要分阶段前进。

事实上是前一个改革为下一个改革已经铺垫了,让人有了思想准备,而下一个改革是前一个改革的必然的延伸。

一句话,欲速则不达。

3.产业思维,告别“穷巴巴”不止是电视,还有互联网、各类新媒体,包括在《新闻联播》和《天气预报》之间插播广告,我们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,但是在1993年底之前,这是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,甚至可以说是离经叛道的事情。

在最初进行广告实验与改革之时,杨伟光曾如此忐忑。

而当时他有不得已的苦衷:那时太缺钱了。

当时,《新闻联播》收视率达到45%左右,杨伟光先增加了一个试探性的30秒广告。

因为时间短,观众还没反应过来就过去了,不至于引起太大的反弹。

半年以后,又将广告延长到1分钟,从而真正开辟出一个广告的“黄金时段”。

1994年11月8日中央电视台广告部对《新闻联播》之后、《天气预报》之前的这1分钟标版广告时间的公开招标,也有了后来屡屡让人惊讶的“标王”争夺战!广告收入让央视彻底告别了以前的“穷巴巴”的苦日子,真正富裕了起来。

从1994年的10个亿,到第二年的20个亿,再到如今经常爆出的天文数字。

那时,甚至连总理李鹏都说:“杨伟光,你是大老板了。

”在杨伟光任台长期间,建设6个频道的钱都来自广告收入。

广告带活了央视的经济,很长一段时间,央视的发展主要是依赖广告,杨伟光思考赢利的手段应该多元化,“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”。

他又倡导中国电视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,包括广设影视基地、组建公司对外交流、涉足音像制作和销售业、开办收费电视,还填补了文化企业的“上市”空白。

不管是发展第三产业,还是上市寻求融资的道路,杨伟光带领着央视走在了行业的前头,而这也因为他们的思想走在了别人的前头。

除了开源之外,杨伟光还特别注重节流。

他认为节约意识也是一种经营意识,一个不懂得节约的企业很难真正留住财富。

成立出租公司、影视之家等减少用车、房租成本。

4.敢用人、会用人、能留人“不拘一格”,几乎是下属们对这位老台长一致的评价。

过去央视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人才招聘制度,而新业务不断拓展,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。

20世纪90年代,杨伟光率先冲破体制机制限制,采用灵活的用工与激励制度,引进大批优秀电视人才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

杨伟光尝试新的招聘方式,面向社会举行招聘考试,聚拢了更多的人才,用“台聘”的方式聘用了白岩松、水均益、敬一丹、崔永元、方宏进、肖晓琳、王文华、朱军、周涛、王志、王小丫等等,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央视名嘴。

20世纪90年代时,经常有栏目组的临时工作人员远远多于正式工作人员。

也是这种另类,创造了央视用人的新时代。

甚至,当时央视有一个传说,毛遂自荐者可以直接去推台长的门。

敬一丹原是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,读研期间在央视实习,直接到杨伟光办公室说,“我可不可以留下来?” 白岩松曾坦诚地说“我和在座的很多主持人都是杨台的作品”。

杨伟光的用人标准是专业、敬业、有创新、用人唯贤,对于能给单位作出实际贡献、能开创崭新局面的人才,他从来不吝啬。

倪萍才得以34岁破格提拔为高级职称。

这些不是“俊男靓女”的主持人、戴眼镜的新闻主播也得以有机会等等先后登场。

除了选人,杨伟光还为那些有才华的人解除后顾之忧,解决住房、医疗等问题,让他们寻找到归属感,留住他们的“心”,做好后勤保障。

相比现在很多企业在出问题后,经常把责任推到临时工,而杨伟光当时则一视同仁对待“临时工”,打造“理想者俱乐部”,尽可能减少因身份而造成的疏离感。

结语清人龚自珍有诗云:万人丛中一握手,使我衣袖三年香。

曾经与杨伟光的握手相识,是很多人“衣袖怀香”的岁月。

如今,我们越来越身处改革的时代,杨伟光无疑是先锋者。

他留下的不只是一份事业,更是一种进取、创新、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。

最好的纪念无疑是传承。

下一篇:他靠卖衣服卖成了日本首富,马云也说企业家中最崇拜他 下一篇 【方向键 ( → )下一篇】

上一篇:60岁退休创业,他将一把小雨伞,一年狂卖20亿 上一篇 【方向键 ( ← )上一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