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业ABC

明明是遇上职场瓶颈,你为什么非去创业?

创业词典 chuangye.cidiancn.com

阅读: 346

昨天,我和风哥在朝阳路边的小摊上撸串的时候,风哥问我,范范,你说,我要不要出来创业?猝不及防,也可以理解。

风哥30多岁,在一个大型金融机构工作。

这几年他一直关注虚拟货币的发展,还买了点比特币,赚了不少钱。

他开始关注这个市场的时候它还极其小众,如今却已经火爆天。

区块链、比特币、ICO、虚拟货币都非常火,他想趁着这个热潮,出来创业,做这方面的项目。

区块链领域的知识太过专业,我很难就专业问题向他提出建议。

于是,我喝了一口酒,给他讲了老刘的故事。

老刘两年以前问过我同样的问题。

当时,老刘35岁,在一个已经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做部门总监。

老刘进入这个公司的时间不长不短不短,三到四年。

好也不好。

好的是,他加入公司的这三四年,就是这家公司发展最为迅速的三四年,并且在这期间,成功上市。

不好的是,老刘进入公司时间还是晚了,不算早期员工,拿到的期权股份很少。

也就是说,这些股份的价值远远不足以让他实现财务自由,他还得好好干活,还得等待好机会。

老刘的困惑不仅于此。

随着公司越来越大,官僚主义越来越严重。

他想再往上走,内部阻力越来越大。

此外,公司的高速成长红利期已经过去,行业竞争进入了红海时期,业务上压力大,公司的发展慢了下来,开始陷入苦战。

内外,公私,都遇到了压力与瓶颈。

这时候,刚好老刘的几个同学想找他一起创业。

老刘就来问我的意见。

35岁的老刘,上有老,下有小,身后有房贷。

他也没有了年轻时候的旺盛精力、体力、和斗志。

要不要再去创业公司从头开始?很多文章把创业描写的像是地狱轮回之旅一般痛苦。

而以他现在在大公司的情况,如果没有太大的野心,其实也挺好的。

他已经坐上了总监的位置,在公司也算站稳脚跟。

收入对过上中产的生活也绰绰有余,业务更是游刃有余。

能干的手下带出来不少,他也能清闲一些。

但是这样下去,也就是这样了,向上空间已经很小,他心有不甘。

这就是老刘的困惑。

听了老刘对公司、同学、创业项目的介绍,我给了老刘四个建议:第一,在公司混着过养老日子的想法根本不现实。

我对老刘说,你认为你成了总监,在公司就可以高枕无忧,慢慢混日子,慢慢往上爬,你想多了。

互联网公司非常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狼性。

他们在管理上极其推崇丛林法则,因为互联网的世界竞争太激烈。

谁不遵守这个规则,谁就会被淘汰。

所以你看到有那么多无底线的竞争。

抛弃在公司混着养老的想法吧。

在这样的职场生态里,不进则退。

老刘默然,最后也承认这一点:当公司在外部的红利期结束以后,往往是内部斗争和整肃的开始。

第二,判断自己继续在职场奋斗,还是去创业的核心标准只有一个,就是投产比。

投产比,就是你投入劳动力、机会成本、时间成本、知识,资源,和获得的产出的比例。

面前有两条路:一条路,继续待在公司干,要继续提高收益,就要升职,那就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时间去干。

努力之后,也不一定绝对能有收益的回报,但相对创业,收益的提升还是可以预期。

这种投入也包括心力的投入。

越往上走,所遇到的阻力会指数级增长。

高层职位就那么几个,竞争会非常激烈和残酷,这就不仅仅是业绩的事情了。

另一条路,就是创业。

创业的风险就是失败了什么都没有,如果你不把得到的经验教训当做收益的话。

但是一旦成功的话,那么所得到的的收益将远大于做职业经理人,从经济方面,是财务自由。

从精神层面,是自我认同的实现。

创业收益的问题是,实现概率太不确定,中国创业企业的平均成功概率只有5%。

道理其实很简单,就是投入与产出预期之间的权衡比较。

当然,经验教训也是有价值的。

然而经验教训对于不同年龄层的人,价值是不同的。

在这一点上,年轻,确实是资本。

年轻时候,经验教训、认知知识的估值很高。

因为那个时候,时间机会成本低,而且很充裕。

随着年龄越来越大,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越来越昂贵。

所以我对老刘说,你已经35岁了,一般来说,得考虑现金收益,不能光是冲着经验教训。

第三,我跟老刘强调,也特别向大家强调,创业,绝对不是意味着你非得一个人干,也不一定非是要从零开始。

对于在职场有一定阅历、经验的人来说,更好的选择也许是加入一个已经有点规模的创业公司。

如果是从零开始的创业公司,那么就需要事情本身要比较靠谱,或者都是团队现成可以做的事情才比较好,纯粹从0到1摸索的创业团队风险就非常高了。

加入创业公司也是一种参与创业,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带头大哥。

加入有基础的创业团队,你的投入没变,你的预期收益可能低一点,但是成功概率会大幅提升。

跟我聊了几次之后,老刘转身拒绝了他同学的邀请。

他的同学邀请他做的是互联网金融项目。

老刘觉得这个领域他完全不熟悉,学习成本非常高。

从我的角度,我认为监管风险非常大,随时有被活埋的风险。

很多人创业,就是无知者无畏。

胆大,敢干。

先干起来,然后洗白。

这个套路,在绝大多数领域确实是适用的,却并不适用金融这样敏感的领域,这个领域一直有被秋后算账的风险。

第四,作为一个在职场有积累的人,创业前一定要想清楚,自己的核心能力圈是什么,并依据这个来选择春来选择创业方向。

核心能力圈主要是两类。

第一类,现有资源的变现。

你在这个领域干了很多年,积累了非常强大的人脉资源、行业资源、经验积累等,都是马上可以拿来用的,只是在一个大公司里,职业经理人无法将这些资源完全变现。

但只要到自己的地盘,就能带来巨大的回报。

这些经济价值,以前就存在的,只是隐性存在,而创业的过程就是把他们显性变现。

第二类,是个人能力,比如说你对产品、运营有深刻的领悟。

这样即使是进入别的领域,你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。

只有创造价值,创造增量价值,才能够带来超额回报。

光说努力、奋斗这些,其实没什么意义的,一定要有一技傍身。

最终,老刘也没有留在老公司,他还是去创业了,加入了一家已经融了A轮的创业公司。

这个公司做的事情是用互联网手段来颠覆传统玩法。

这家创业公司与老刘老公司业务上有一定的交集,但也不多。

老刘自己判断是,他不算那个领域的新手,但谈不上专家,不过他相信,他很快能够深刻理解那个行业的玩法。

而且创始人和他也是相识多年,互相认可。

我很支持老刘的这个决定。

我认为这对老刘的个人成长是极大的补充,老刘过去一直是在互联网行业,对实体经济的运营理解很浅。

如果能真的学到他们这个玩法的精髓,这个经验知识的估值很高。

再沉淀一两年,即使这次创业失败,他去别的地方身价也会翻番。

现在两年过去了,老刘很庆幸他当初的选择。

这家公司,估值比两年前已经涨了十倍。

按照老刘持有的期权价值来看,已经相当值钱,早超过了他当初对未来三五年的预期。

虽然还不能马上套现,但是上升路径非常清晰。

这两年以来,每次我找老刘,他都会请我大餐。

我跟他开完笑说,我的见识付费的变现收入,是一顿顿大餐啊。

这个话题风哥没有和我继续聊下去,但是昨天他默默结了帐。

对于他或者是类似的人,其实继续在职场无关敬业,选择去创业无关情怀,最关键还是看投产比,看做哪个事情更适合自己,成功概率更高。

只是对于有些人来说,借着创业的情怀来陶醉自己,麻痹自己,把创业搞得貌似很高尚,其实只是为了逃避职场瓶颈而已。

人贵有自知之明,正确的看待自己,才能正确的看待世界。

下一篇:创业赚钱多么神圣啊,怎么能被知识亵渎呢? 下一篇 【方向键 ( → )下一篇】

上一篇:把房子卖了,把工资发了 | 这组图片,刺穿了无数创业者的心… 上一篇 【方向键 ( ← )上一篇】